![]() |
汪小洋
教授
|
联系方式
地址:艺术学院
电话:
邮箱:wxy333123@sina.com
|
个人简介
1958年出生, 籍贯浙江富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学历背景
1980—1984,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1—2004,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4—2007,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1984—2004,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其间,江苏教育电视台4年,筹建,播出;
2004—2010,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2010—,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
艺术学理论、中国宗教美术、中国美术考古
四、科研成果
(一)科研成果概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7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物30余种,承担、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个。
(二)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项目:
(1)“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体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号:11FZJ001。
(2)“**流域道教造像与造像记”,2012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12ZDB26。
(3)“中国墓室壁画的图像体系研究”,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3BZJ043。
2、专著:
(1)《汉赋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2)《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汉墓绘画宗教思想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汉墓壁画宗教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体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论文:
《宗教美术的宗教行为性质思考》、《汉壁画墓墓主人阶层探讨》、《汉代方士信仰的民间性质辨析》、《论汉代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性质转移》、《论宗教美术的审美经验》、《秦汉方士与秦汉文学》等60余篇,其中二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摘要、索引。
五、教授课程
博士生课程:《中国宗教艺术学专题研究》、《中国宗教美术专题研究》
硕士生课程:《中国墓室图像体系研究》
本科生课程:《石窟艺术专题研究》、《江苏地域文化》
六、获奖情况
2000年,《汉赋史论》获江苏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年,入选江苏省“333”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
2001年,入选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
研究方向
艺术学理论,重点是艺术考古与宗教美术。 学历背景
1980-1984年,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1988-1989年,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助教班; 2000-2003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 2004-2007年,东南大学艺术系,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成果
论文: 《中国宗教美术考古的学科建设讨论》,《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 《美术考古与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保护》,《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汉代以后西王母信仰的道教化演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与意义》,《民族艺术》2019年第6期 《余杭飞天的分歧与意义》,《艺苑》2019年第5期 《楹联的文体特征及其对当代诗词的文化增殖》,《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墓室壁画与丝绸之路的宗教美术创新研究——兼论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意义》,《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年第1期 《世界墓室壁画的研究体系与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25日 《从宋代墓室壁画看泸州石刻的艺术贡献》,《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4期 《论中国墓室壁画的世界意义》,《艺苑》2018年第3期 《朱熹在南宋艺术批评语境中的复古理论》,《朱子学刊》2016年第1期 《中国与埃及墓室壁画的比较及汉画的特殊意义》,《民族艺术》2017年第3期 《宋辽金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艺苑》 《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艺苑》 《汉赋与汉画的本体关系及比较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 《中国道教宫观主位神造像的梳理研究》,《民族艺术》2015年第6期 《南北朝帝陵壁画墓的图像体系讨论》,《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 《汉墓绘画中的两个图像体系——主流社会天界图像与非主流社会仙界图像的比较》,《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第1期 《丝绸之路墓室壁画的图像体系讨论》,《民族艺术》2015年第2期 《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图像体系讨论》,《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 《中国墓室壁画的当代意义探讨》,《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 《中国墓室壁画衰退期研究》,《民族艺术》2014年第5期 《中国墓室壁画繁荣期讨论》,《民族艺术》2014年第4期 《中国墓室壁画兴盛期图像探究》,《民族艺术》2014年第3期 《中国墓室壁画图像体系探究》,《民族艺术》2014年第2期 《中国墓室壁画的重生信仰讨论》,《民族艺术》2014年第1期 《汉画像石中西王母图像的装饰性》,《装饰》2014年第12期 《考古图像与音乐图像》,《美术与设计》2014年第6期 《地缘与血缘之间:构建中国宗族研究的本土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9日 《墓室壁画:兼具宗教性与艺术性的图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20日 《不朽在此岸:汉代的西王母信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14日 《学术大家与文人传统——饶宗颐先生于当代学者书画创作》,《民族艺术》2013年第2期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墓葬信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2日
著作: 《汉赋文化史论》(独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 《中国楹联与诗词文化》(独著),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中国墓室壁画史论》(独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七卷本)(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中国宗教美术史料辑要》(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道教造像研究》(合著第一),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佛教美术本土化研究》(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中国百神图文志》(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 《图说中国绘画艺术》(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合著第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科举文体研究》(合著第一),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潘天寿评传》(专著),古吴轩出版社,2001年 获奖情况
1、奖励: 《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专著),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墓室壁画研究》(系列论文,6篇,唯一作者),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汉赋史论》(专著),江苏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汉墓绘画宗教思想研究》(专著),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墓室绘画研究》(主编),第二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之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 2、荣誉称号 2000年入选江苏省“333二期工程”; 2001年入选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 江苏省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