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卢文超
副教授
|
联系方式
地址:
电话:
邮箱:luwenchao@seu.edu.cn
|
个人简介
1985年出生,山东新泰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
研究方向
艺术社会学,艺术学理论 学历背景
科研成果
(一)科研成果概况: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译著6部,发表论文40余篇。
(二)代表性成果:
1、论文
①“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炼金术”,《文艺研究》2014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② “是一场什么游戏?——布尔迪厄的文学场与贝克尔的艺术界之比较”,《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6期。
③ “理查德·彼得森的文化生产视角”,《社会》2015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5年3期转载。)
④“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艺术图景——以霍华德•贝克尔为中心的考察”,《文艺研究》2015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⑤“对于艺术的社会学与美学理解—西美尔和贝克尔之学术关系”,《中国学术》2015年35辑。
⑥ “从物性到事性——论作为事件的艺术”,《澳门理工学报》2016年3期。
⑦”将审美带回艺术社会学——新艺术社会学及其理论范式探析”,《社会学研究》2018年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
⑧“艺术社会学的两难困境及其解决之道”,《民族艺术》2018年6期
⑨“从艺术社会学到新艺术社会学——提亚·德诺拉音乐思想的转变”,《文艺研究》2018年12期。
⑩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文学评论》2019年4期。
11.“是欣赏艺术,还是欣赏语境?——当代艺术的语境化倾向及反思”,《文艺研究》2019年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4期转载。) 12.艺术研究与跨学科视角:兼谈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潜能,《文艺研究》2020年11期。
2、译著
①译著《艺术界》,译林出版社,2014年。
②译著《创造乡村音乐:本真性之制造》,译林出版社,2017年。
③译著《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译林出版社,2018年。 获奖情况
论文《是欣赏艺术,还是欣赏语境?——当代艺术的语境化倾向及反思》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