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胡平
教授
联系方式
地址: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艺术学院楼
电话:025-83794343
邮箱:101004362@seu.edu.cn
个人简介
胡平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文学博士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审专家;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及江苏省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编委/执行主编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 第五、第六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 2016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专家; 2005年至今,多批次江苏省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设计历史与文化、民艺学与艺术学、中国传统工艺等领域。

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手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日本设计史与设计文化研究。


学历背景

履历

1978——1982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陶瓷毕业,学士

1982——1984年湖北省武汉市瓷厂任美术设计师

1984——1987年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工艺美术史论硕士学位(文学)

1987——1994年南京艺术学院任教

1994——2003年调往东南大学参与筹建艺术学系,任副系主任。

2004年获东南大学艺术学方向博士学位(文学)

2006——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教授


学术活动

◎首届江南文脉论坛-无锡技艺与江南文脉主讲嘉宾,光明日报社、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委宣传部,2018.12.02

◎国家非遗数字保护中心数字采集项目-世界人类遗产名录南京云锦数字化采集学术专员,2018.11.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集》编委,2014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数字博物馆“女子教育”篇主笔,2018

◎文化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苏)记忆工程项目评审,2018.7

◎文化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苏)记忆工程项目评审,2019.11.

◎中国古陶瓷学会 传统落灰釉与明代宜兴紫砂飞釉研讨会 2018.6.16. 南京博物院

2017国际手艺论坛,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17第六届东吴非遗论坛 村落手艺 2017.11.16. 苏州大学

◎東亚文化遺産保存国際研讨会探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2015.8.奈良市

◎“宜兴窑系”专家论坛探讨宜兴窑的体系及传播和影响2015.10.江苏省宜兴市

◎非遗文化与当代生活高峰论坛非遗在教育中的实践2015.9.南京市

2015东吴非遗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方法2015.11.苏州大学

◎宜兴龙窑活态化保护胡平会议论文集2015.8.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研讨会,2004年,汕头大学李嘉诚长江设计学院

◎家:从传统到现代研讨会2003年,上海美术馆

◎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学术研讨会2003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桃花坞木刻年画学术研讨会2002年,苏州

◎第十五届国际美学大会2001年,东京,◎A memker of China NationalAssciution of Aesthetics2001,TOKYO(东京大学)

◎视觉文化:西洋/中国/日本版画媒体研讨会同志社大学蘇州版画の故郷:魔除けのイメジ 2001 京都 



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

20早期中国广告像的《新美术》2019.4.杭州

◎戦期間中国におけるタバコ広告

――日本による「中国華北タバコ業界に関する調査報告書」を手がかりに

第七回“东亚大众视觉文化研会”2018.3.10京都同志社大学

20世紀初期における中国広告図像の表現と寓意 第五回“东亚大众视觉文化研讨会” 2016.3.25.京都同志社大学

与活——以宜兴窑活化保护为

2015東アジア文化遺産保存国際シンポジウム in 奈良」20158月,奈良

◎手艺:历史中的“本文”与“文本”—2017.10.16.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国际论坛”

◎青瓷文化的“雅”与“俗”-胡平—2017.05.01.徐朝兴从艺六十年,中国美术学院

◎静态与活态——以宜兴龙窑活态化保护为例「2015東亚文化遺産保存奈良」

◎设计中的:以中国宜兴紫砂壶为例

《韩国造型学会2013春季年会论文集》201361日,首尔

◎民艺运动的复兴与超越

左汉中 杨阳主编《前行的足迹:纪念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成立30年文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8

◎火药的艺术

王希俊主编《花炮与美学:浏阳花炮产业转型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8.

◎建构与方法:文化人类学与民艺学的比较,《民俗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

◎“中国手艺”不会成为绝唱《美术观察》第72007

◎苏州版画中的场景考察《美术与设计》第22007

◎镜头与文本:影像的民艺学意义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暨第五届影视人类学国际研讨会文集》中山大学 2006

◎中国设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传统图形为例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女红的艺术性特征《美学与艺术学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民艺运动:是复兴还是超越?《从传统到现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苏州木版画的种类和特色《东南文化》200311

◎大陆地区传统金属工艺美术现状与传承(上)(下) 《浙江工艺美术》2001

◎蘇州版画の故郷:魔除けのイメ─ジ  京都 同志社大学 2001

A memker of China NationalAssciution of Aesthetics第十五届国际美学大会2001年,东京,TOKYO(东京大学)

◎颖水行:界首土窑考察记《文艺研究》20002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装饰》1999


专著:

◎《意匠之美:民艺与设计艺术论文集》 澳门文星出版社 2003

◎《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艺术与人生》(参编,撰写谁是造物主、艺术的产生、艺术的发展三章)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9

◎《工业设计全书》(参编,撰写陶瓷设计玻璃设计)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

◎《中国民间美术辞典》(参编,撰写陶瓷装裱)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美术鉴赏》(撰写“工艺”、“民间美术”二章)教育部“九五”重点推荐教材 2002年(修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6版,参与撰写工艺民间美术二章

◎《设计艺术史》东南大学重点网络教材 2003


研究项目: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分卷主编,工信部、中国文联、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项目2015-2018

◎《中国古代木工工具调查与科学价值研究》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2013-2016

◎《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国丝绸虚拟博物馆》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2008-2012

◎江苏传统工艺美术数字化保存的整合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7

◎《艺术与科技——工业艺术学导论》 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 2001

◎《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研究》全国教育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1998

◎《CERNET——中国民间美术信息服务系统》教育部 参与1996

◎《东南大学网上中国民艺博物馆研究》东南大学主持1999

◎《江苏民艺生态研究》东南大学主持2002


获奖情况

获奖

江苏省教材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2001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2000年;

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2000年;

北京市教材教学成果奖、一等,2001年。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日照钢铁奖教金2013

东南大学华泰奖教金2012

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 “许尚龙奖教金”2002

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金坛奖教金”1998

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 2001

东南大学教学三等奖 1997

东南大学教材一等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