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东南艺术·至善讲坛”第十七讲—— 林少雄:《传统文化的影像呈现》纪要

发布者:许继峰发布时间:2020-10-22浏览次数:758


2020109日晚上,“东南艺术·至善讲坛”高端学术系列讲座第十七讲以腾讯会议的方式顺利举办。本期主讲嘉宾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少雄老师,讲座题目为《传统文化的影像呈现: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新突破》

  

  

开 场 介 绍 ]

9d84951bb092fb29639f4b098b2926c

章旭清副教授

讲座伊始,由本期讲座主持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动画系系主任章旭清老师对林少雄教授做简要介绍。林教授是西北人,是一位非常具有个人魅力的学者,在他身上,西北人的诚意、低调与作为学者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达到了完美统一。他关于电影、艺术史以及博物馆空间的思考和阐释有着独特的解读路径。今天讲座的选题非常契合当前中国电影创作实际。

  

  

讲 座 内 容 ]

03c60a23d3bfdd07ba6cbc7d6774a10

林少雄教授

在讲座的开场部分,林教授从四个方面对讲题的话语语境进行了阐释。其一,电影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形式;其二,电影创作的实践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关于电影的观念与知识;其三,中国电影正在悄然变革的前夜;其四,电影艺术欣赏需要基本的艺术素养。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21

接着,林教授以中国近年来比较有争议的几部影片为例展开具体分析。第一部影片——《影》:低光艺术的高光呈现。电影艺术是通过光与影的捕捉与呈现进行艺术创作的,属于高感光度艺术;而绘画特别是水墨画,是用水与墨的比例来呈现事物的外形、轮廓,是低感光度艺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低感光艺术为什么要去表现高感光艺术的效果?能否表现?如何表现?表现为何?对此,林教授对“影”的多重含义加以解读,即“影”包含替影、物影、光影、和影、墨影、史影等,并从替身的“影子”角色、影片的书法呈现及海报意蕴等视角进一步分析。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不仅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形式,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表达。他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影片对书法、水墨等传统艺术形式有如此完美的综合性呈现。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24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28

  

  

第二部影片——《千里走单骑》:“父亲”的归来。该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两个核心观念,即土地崇拜和先祖崇拜,是对“转型中的坚守”和“被遮蔽的传统”的再发现。所谓转型,体现在题材及影片风格上由历史向当代、由虚构向纪实、由共名向独名、由华丽向素淡、由国内向国际、由商业向艺术的转向;主题上由女性(母)向男性(父)的转向;视域上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转向以及境界上由外展向内敛、由传形向写意、由形象描摹向性格凝塑的转向。“被遮蔽的传统”表现在被历史主流意识形态、中国文学艺术的书写观念、宏大壮阔的叙事传统、正统群体思维的强大惯性、技术、漫长的历史长河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大势力等所遮蔽。随后,对影片中傩戏面具、父与子的关系以及“父”、“走”、“单骑”等概念进行了解读。林教授指出,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父亲”的角色是被遮蔽的,而该片是张艺谋对于“父亲”的重新发现。张艺谋的一系列影片体现了其对“父亲”形象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33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37

  

第三部影片——《我不是潘金莲》: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对电影空间的拓展。传统文化渊源表现在:其一,女主角李雪莲的喻体“潘金莲”形象;其二,从中国绘画独特的传统视觉文化中获得灵感,展开叙事;其三,“文人画”与“院体画”无形中具有了一种隐喻与象征。林教授对影片圆与方的构图形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多种构图形式,极大拓展了电影艺术银幕的物理呈现空间、演员的表演(身体叙事)空间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叙事功能空间,体现了由表现转向呈现的艺术观念创新。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41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44

  

第四部影片——《只有芸知道》:自然的原初状态与情感的纯粹状态。新西兰拥有后游牧时代的纯粹自然状态和孤寂自然状态。林教授认为,将这样的故事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表现了情绪与情感的实然状态、婚姻与家庭的或然状态、生活与生命的应然状态、至纯至美的情感状态以及至善至美的生命状态,从而对人设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文化的孤独、情感的孤独以及生命的孤独展开探讨,达到情感形式空间、生命状态空间与自然环境空间、影像风格空间之间的有机融合。

  

微信图片_20201022152847

  

互 动 环 节 ]

²Q:腾讯会议用户修太宇:张艺谋电影试图恢复“被遮蔽的传统”,让我想到动画电影

《哪吒》对传统文化的改编可以说把原文本完全颠覆了,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了,这反映出历史文化价值与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之间的冲突。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 林教授:关于“传统”,一般的理解是传承下来的,一成不变的、有固定属性、固定样貌的。在我看来,传统更是不断被建构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传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其次,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没法把传统原样呈现出来,不同人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的效果不同。至于传统文本,也有不同形式、不同版本。传统本身就不是固定形状的,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不同媒介、不同的手段和方法都会有影响。另外,还涉及谁的传统、怎样的传统等。

²Q: 腾讯会议用户顾唯佳:如何理解张艺谋电影中境界从传形向写意转型呢?

A: 林教授:中国艺术注重的是表现,即神似、传神写意;而西方注重的是表形,有严格的透视比例、光影关系等。这是一种观念的不同。我把电影和绘画做比较,是在水墨精神上,而不是在形式上。比如《我不是潘金莲》运用了圆形的构图方式,这恰恰是中国传统艺术很重要的呈现方式。

²Q: 腾讯会议用户张凯宣:您说技术遮蔽了传统,但有的场景不通过技术无法显现,请

问一下如何平衡技术与传统?或者说电影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艺术的作用是消极还是积极?

A: 林教授:技术与传统是构不成关系的,技术一般理解为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具体运用,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种族在历史上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些具有共识性东西。之所以说技术遮蔽传统,因为在华夏文明中,技术是一种方法或与手段,传统更多的是以农耕文明为主要表征的观念或以手工为其特征的事物,这里面总会产生一些差异。比如线上虚拟博物馆,它的虚拟的、图像的、不在场感,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削弱与解构,遮蔽了事物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²Q: 腾讯会议用户喵小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传播如何更好地表现传统文化?

A林教授:关键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果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广泛的理解,那么媒介是否融合不会产生本质的区别。比如李子柒,她把物质文化的制作过程表现出来,这里面并没有太多媒介融合的技术。

²Q: 腾讯会议用户LU传统文化的影像呈现之所以受关注,因为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是神话,一个是丑化。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的影像特别是动画如何解决文化立场或者价值判断的问题,中国电影或者动画在文化立场和价值判断这块想突破的话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A:林教授:首先我觉得文化立场的问题,一方面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面对这样的立场问题;另一方面也不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是自然形成的。曾经有导演说他的电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外貌标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别人一看就是中国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国人迷失自我,缺乏自信,比如动画,其实中国电影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类型恰恰是水墨动画,只可惜这一传统被我们轻易丢弃了。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渴望表达的立场和观点是必要的,只不过没必要过分焦虑,因为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你的作品必然会打上你自身文化的深深烙印。

  

  

讲 座 总 结 ]

  

讲座最后,章旭清副教授进行了总结。林少雄教授的讲座信息量非常丰富,从文化、技术、历史,还有水墨画、文人画、书法、傩戏、舞台表演等谈电影。在林教授对具体电影文本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知识结构的层次性非常丰富,逻辑性非常强。我们艺术学理论学科一直在试图打通各门类艺术、打通文史哲,今天林教授对“传统文化的影像呈现”这一课题的阐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摸索路径。其次,林教授对于影像文本中的幽微之处具有特别的洞察力,对这些幽微之处的解析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别有洞见,令人豁然开朗。同时,林教授今天的讲座还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继续阐发和深入下去的课题,启发我们对之前忽略的电影文本做重新的观照。林教授在开场中说到:“电影已经不是电影本身的事情了”,这句话是对今天这场讲座最好的注解与总结。再次感谢林老师的精彩分享和大家的热情参与。

  

注:由于校园网络升级,讲座过程被迫临时中断,更新会议地址后,部分腾讯会议用户因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导致未能入会。对突发情况预估不充分,由此给大家带来不便,会务组在此深表歉意!以后我们一定及时预案,确保会议顺利!再次感谢大家对“东南艺术·至善讲坛”的关注和参与!

  

  

撰文|李小君

审核|章旭清老师姚瑶老师

排版|刘莲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