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志贤副教授设计作品南华至善彝绣馆悦绣书房荣获“2024年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

发布者:方跃武发布时间:2025-03-23浏览次数:55

2025319日,备受瞩目的2024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举行。本次大赛汇聚了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的149个市、10个自治州的2212个空间参评。在众多优秀参赛项目中我院张志贤副教授主持设计的南华县至善彝绣馆悦绣书房新型文化空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

  至善彝绣馆悦绣书房是东南大学与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张志贤副教授主持设计的重点文化项目,致力于推动彝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馆内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围绕“彝绣艺术展示”和“彝绣工坊体验”两个部分,设有国家乡村工匠文化展厅、创新工坊、研学基地、青年人才创业中心、大师工作室、电商直播间、美丽工坊以及“书香楚雄”系列新型文化空间,通过文化产业推广、艺术展览、各类调研、产业培训、非遗研学、读书分享等活动,打造集彝绣展销、产品研发、彝绣文化学术交流的综合性平台。展馆建设布局科学,彝族非遗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完美融入“产教研学”全阶段,充分展现南华彝绣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为全县公共文化事业、非遗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志贤副教授及其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以“丝路云裳”为文化脉络,巧妙融合彝族非遗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形成了一种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空间氛围。展馆以“赏•游”(彝绣文化展示)、“乐•购”(彝绣产品体验)、“玩•赏”(彝绣服饰艺术)、“观•学”(绣娘工作坊)和“制•创”(创意手工坊)五大体验模式为核心,为游客和学者提供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使传统彝绣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焕发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至善彝绣馆悦绣书房的取名源自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中“至善”两个字,“至善”即最崇高的善,其含义是道德上追求的最高目标,寓意南华彝绣致力于为南华老百姓,尤其是妇女和残疾人群体,提供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通过彝绣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在促进文化传承教育、带动产业发展、提升社会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不断践行着“至善”所承载的美好愿景。

 

  本次获奖离不开南华县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创新探索。近年来,南华县着眼产业强县建设和人才引领发展,围绕彝绣特色产业,深化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东南大学、楚雄师院等机构合作,打造以至善彝绣馆为核心的彝绣文化街区、产品加工街区、电商销售中心为一体的南华彝绣文化产业园区,招揽县内外彝绣企业、产业合作社及个体入驻,培育彝绣产业领军人才,引智助力产业发展,打造集高校教授、非遗大师、专业研发人才保障的技术指导长期在线的产业人才孵化基地、研发设计永不断档的实体性产业发展平台,同时,长期致力于培育彝绣发展个体,探索以工代赈、以训代赈产业发展路径,以文化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也因其卓越的空间运营能力,荣获本次大赛的“优秀运营奖”,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在文化产业扶持与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方面的突出成果。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张志贤副教授卓越设计能力与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东南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助力区域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期待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继续携手,共同探索更多创新文化项目,推进非遗文化、公共艺术及乡村文化空间的创新发展,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为全国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